济宁曲阜尼山数字文明对话:天涯若比邻光影秀璀璨千年文化
记者 Chen Dan, Kang Yan, 丁安顺
6月25日,济宁曲府尼山脚下,灯火通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之际,雨后上演了以“天涯海归是邻里”为主题的光影秀,光影碰撞让千年文化熠熠生辉。过去与未来的对话,多层次的视觉互动......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次在我心中回响。
古今对话
跨越时空相见
这
整个光影秀分为五个篇章:“文明的奇点”、“历史探寻”、“天涯邻里”、“万物互联”和“我们与世界相连”。
“在古代,当人们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时,往往不得不跋涉穿过山川、沙漠,以低效、高强度的方式寻找他们。古人的思想极为超前,'海有知己,天涯海角如邻',体现了他们的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光影秀编剧孙腾介绍,光影秀特别安排了古今对话,展现了古今寻找知己的差异和变化。
“绅士们一生都在贫困中度过,跋涉山川,只为寻求真相。我觉得过去太好了,如果你有诚心思念人,就不会千里迢迢去见他。过去很好。”
“今天很好,你看那张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把我们连在一起!”让我们随时与世界见面。甚至,你我们相隔几百年、几千年,但他们却像邻居一样,这是我们最初的愿望。四海是一家人,五湖有朋友。世界末日,如果彼此相邻。”
孙腾补充说:“古人和现代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彼此羡慕不已,但他们对'天下和美'的追求和渴望是相同的。
镜像时空之门
打开时间隧道
刘欣是本次主题光影秀的导演,他告诉记者,在五段表演中,使用了影像、仪式化舞蹈、场景呈现、戏剧表演等方法,完成了剧情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光影秀使用了 6 个可移动的汽车装置,呈现了多层次的视觉效果。“在视觉方面,我们利用平台的变化,驱动透视等动态影像的拼接,再整合演员的多种表演形式,形成一扇时空的镜子门,就像一条打破空间,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时空隧道。”
在光影秀现场,远程网络屏、中心区域的水幕、前区车台的装置影像构成了主展空间,勾勒出山水、学院、湖海、荒漠孤烟、未来科技的视觉氛围,犹如梦境,让人忘而归。而那些不时在空中飞来飞去,变成马、人等形象的无人机,也非常震撼。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呈现,更是天、水、人相结合理念的连接线,无人机已成为重要的'演员',发挥着连接前下的作用。”刘欣说。
令人惊奇的是,这场光影秀与当地的青山水脉相得益彰。“在剧本设计之初,我们就认真考虑了如何利用舞台背后美丽的风景和开阔的视野。”总制片人郑俊杰表示,灯光秀可以分为五层媒体,从近到远分别是主动平台、演员、水幕、网幕、无人机,加上远处无边无际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虚实结合、肉眼可见的 3D 效果。
“我们还在灯光秀中使用月亮。”郑俊杰补充说,月亮是中国人浪漫的焦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经常将他们的祝福、思念和其他美好的情感托付给月亮。在这场光影秀中,月亮是重要的载体,不仅起到视觉联动的作用,还表现出心与月相映,表达祝福与美好意涵。
尼山是孔子的发源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越是迷人的霓山,越是吸睛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同天下”连接你我。
新闻线索报道频道:从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一点”,全省600名记者等你在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