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罗源好山好水:罗川八景之莲峰月色的美丽传说
莲峰月色诗意浓
罗源的莲花山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夜幕降临,山峰之巅的明月洒下光芒。在清澈的月光中,圣泉寺、栖云洞等古建筑隐约可见。古寺的钟声与月光交织,仿佛在述说着往日的传说。设想古人站在风中,月儿从山顶坠落,诗意在月光下自由流淌,莲花山彼岸的明亮似乎也被这月光照亮,显得格外宁静和美好。
莲花山昔有莲花寺,虽历经岁月变迁,其历史辉煌仍深植人心。昔日,诸多文人骚客曾在此驻足,创作了大量佳作,为莲峰月色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圣水泉声韵悠长
清道光年间,《新修罗源县志》一书中记载了六个泉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莲花山圣水寺附近的仙泉源,它早已享有盛誉。泉水从岩石缝隙中缓缓流出,带着一股独特的气息。
石洞深处,金磬声声,仙泉潺潺,宛如玉壶流水。夏日炎炎,冬日干涸,行路之人得以解渴,它如同忠诚的伴侣,静默地目睹岁月更迭,其悠扬之音在山林间回荡。
三川春涨气象新
罗源县城自古以来就有北溪、中溪、南溪三条河流流经。在清道光年间的文献中,对这三条河流都有详细的描述。北溪历经多次疏浚,其汇流状况已有所改变。现在,环绕山间的溪流源源不断,景色十分迷人。
春天河水上涨,三川之水汇聚,场面宏大。罗川书院的掌教罗源人薛锡熊,当时以回文诗赞誉。水流滚滚,带走的是往昔的记忆,带来的是新的希望,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景象。
五里潮平景色秀
五里渡附近,潮水退去后,水面清澈如镜。四周的山水在水中映出影子,景色十分迷人。船只在这宁静的水面上缓缓移动,渔民在船上悠闲地撒网。
这五里河面平静如镜,既显出宁静的韵味,又透露出生活的气息。游客们站在河岸,目睹潮水退落再涨起,体会着自然的韵律,仿佛心灵也被这宁静的水面净化,只觉得眼前的风光格外美丽。
匹岩飞雪意清冷
古人对匹岩的描绘是“岭巅巨石阻路,孤立无径”,泉水滴落,宛如雪花纷飞,故而称为“匹岩飞雪”。实则,那并非真正的雪花飘落,而是古人心头那份寒意随风飘散。
那半边盘旋错落的古榕树,给这里平添了几分古老的风韵。站在岩石之下,抬头仰望,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往昔,能体会到古人游历此地时的情怀,那种感觉既清幽又迷人。
茅顶留云韵空灵
茅屋之巅,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所在。山间云朵徘徊,宛如轻纱薄绸,为峰峦披上了一抹神秘之光。云朵或飘或停,变幻莫测。
游客攀登山峦,仿佛踏入了一片幽静之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当下,这份宁静显得格外难得,让人得以静心沉淀,放松身心,全然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之中。
紫霄团盖景奇幻
紫霄岩之上,盘绕的榕树宛如伞盖,景象颇为神奇。巨石花岗岩与古老的榕树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有趣。对面就是潮格村,那里有五代时期石元帅的府邸。
站在紫霄岩之巅,放眼望去,四周风光一览无余。古榕树根深叶茂,宛如一把巨大的天然遮阳伞,似乎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时光的流转。
金粟盘榕意静美
金粟寺门前,一棵大榕树的枝条深入地下,宛如一扇门。在这座千年古寺中,一位老僧正虔诚地拜佛。踏入寺内,弯曲的小径引领人至幽静之处,让人心灵立刻得到宁静。
四周环境宁静,那盘绕的榕树宛如一位静默的守护者,目睹了古寺的起伏变迁。此地,时光似乎变得悠长,展现出一幅宁静美丽的人间画卷。
你们是否游览过风光旖旎的罗源?若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记得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