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奥运会拉拉队员赵宁:17岁结缘健美,奉献奥运力量
【专题】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正在训练的拉拉队员
练习高难度动作
脚踝上缠着绷带的拉拉队员
表演中的拉拉队员
训练场内疲惫的姑娘(点击看更多沙滩排球宝贝图片)
赵宁虽与众多赛场上的运动员同龄,但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却担起了另一重身份——拉拉队员。这位身为“东道主”的年轻女孩,在沙滩排球赛事中,也为奥运盛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每日进行的两轮、共计12场的沙排较量中,她与队友们不仅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还竭尽全力激发现场观众的激情,共同享受这欢乐的奥运时光。
高二那年结缘健美“我觉得很好玩”
赵宁在17岁那年,就读于北京九中的高二年级。在那个暑假,她与同学们漫步至家属院附近,恰巧被一家健身房的推销员截住,对方向她们大力推荐健美操等健身项目。“我觉得那很有趣,于是便和同学们一起报了名。”赵宁回忆道,她就是这样与健美操结下了不解之缘。最令她难忘的是教练那优雅、灵动的动作,“我也渴望能像她一样,拥有如此美丽的身姿。”赵宁表示,在完成首次训练后,教练夸赞她拥有出众的天赋。自那时起,她对健美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学期开始后,她果断申请加入了校健美操队,而进入大学后,她又决定加入了一支专业的健美操团队。
入选奥运缘于CBA“我很有现场感染力”
赵宁之所以能成功入选,缘于她曾参与过CBA的表演。她回忆道,在上一年底的奥运选拔拉拉操赛事中,她深刻体会到了专业团队在技术和舞蹈编排方面的显著优势。起初,她对自己能否入选抱有极大的怀疑,因为专业队员的技艺是她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目前,赵宁就读于北京农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是一名大三学生。赵宁为了奥运梦想,每晚七点钟便从昌平校区出发,前往市区进行训练,直至九、十点钟才返回校园。今年四月,她荣幸地收到了北京奥组委的通知,正式成为奥运会沙滩排球的拉拉队员。随后的训练愈发艰辛,从6月25日赶赴燕郊进行封闭训练,到7月27日入驻场馆进行实地彩排,在这期间,赵宁未曾返回位于石景山的家中。
她被选中之后才意识到,正是由于她在CBA的丰富经验,使得她在现场展现出了非凡的感染力,这才促成了她成为奥运拉拉队的一员。
表演只穿比基尼狂吃零食补充体力
奥运会的拉拉操队伍里,唯有沙排项目的拉拉队员们,在表演时始终身着比基尼,这也使得她们的身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自从她们开始在朝阳公园进行训练,赵宁便不得不每天大量摄入巧克力、牛奶等高热量、高蛋白的零食,以此来补充体力。这是因为,在沙滩上跳舞所消耗的体力是平地上跳舞的三倍之多,再加上露天阳光的直射,使得她在跳完每一段舞蹈后都会大汗淋漓。
赵宁提到,奥运会的沙滩排球比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进行,每个时段都有六场比赛。她承担了其中一个时段的啦啦操表演任务,表演时长分别为开场和收尾时的两分钟,以及颁奖和互动环节的十分钟。这样算下来,她每天需要表演共计144分钟,这对她的体力和耐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赵宁表示,她最期盼的是沙排比赛的观众能够与我们一同热情参与。在国际赛事中,拉拉队的职责之一便是带动观众的情绪,她们的动作设计得非常简单,便于模仿。在互动环节,她们将在赛场的四个角落激励观众,借助她们的表演,让整个赛场的气氛变得愉悦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