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单实体店微信:200833335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北单体育资讯 > 北单头条资讯

北单头条资讯

从宫门口西岔看白塔,探寻老北京韵味的胡同往昔?

发布时间:2025-07-09 16:01 北单头条资讯 作者:北单实体店微信:200833335
从宫门口西岔看白塔。蒋晨明 摄经常有人问我,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哪片胡同还有老北京韵味?我的答案中,西城区的宫门口总是其中之一。走在这片胡同里,抬头就可望到白塔...

从宫门口西岔看白塔。蒋晨明 摄

常常有人向我咨询,在现今这个时代,哪些胡同仍保留着老北京的风情?在我的回答里,西城区的宫门口胡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漫步在这条胡同中,抬头便能见到白塔,仿佛时光倒流,让人心生感慨。

官方头条号_宫门口头条49号_首页头条号

至于为何称之为“宫门口”,顾名思义,自然是指“宫”的入口。然而,这片区域除了白塔寺,似乎并无其他“宫”的存在。若要探究其由来,需追溯到明代。当时,明宣宗皇帝效仿南京的做法,在北京皇城西北角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名为朝天宫,其位置恰在白塔寺附近。而这座朝天宫,便是“宫门口”中的“宫”。

《皇帝景物略》卷四中记载:“该宫殿始建于宣德八年(1433年)……其中,有三清殿,用以供奉上清、太清、玉清三位神祇。还有通明殿,专供上帝之用。此外,还有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玄应九座殿堂,分别用于供奉众多神明。”这座宫殿的规模十分宏大,有诗为证:“禁城西北有朝天,重檐高耸栋梁连三千里。”然而,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的深夜时分,京城上空电闪雷鸣,朝天宫的建筑群不幸遭遇雷击,引发大火,众多建筑和雕塑最终被烧成灰烬。

朝天宫已不复存在,然而其名却得以延续,时至今日,众多胡同依旧以宫门前的地名命名,比如宫门口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还有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等地名。这些胡同的布局结构相对完好,院落和居民生活依旧保留着传统的风貌,堪称是老北京风情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