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与小盘股如何区分?流通市值影响主力控盘能力
通常所说的大盘股,指的是那些在外流通的股份总量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相对而言,小盘股则是指那些在外流通的股份总量相对较小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我国,目前通常认为流通股份不超过1亿股的上市公司股票,都可以被归类为小盘股。那么,究竟如何来辨别大盘股和小盘股呢?
评估股票规模主要依据两个维度:首先是股票的流通股本量,其次是股票的流通市值。通常,用来评估股票规模的合适指标是其流通市值,即股价与流通股本量的乘积。例如,若某只股票的流通股本量为2亿股,股价为3元,则其流通市值为6亿元。若该股票股价上涨至每股6元,其规模随之扩大,流通市值增至12亿元。因此,在股价被推高过程中,主力的控盘能力有所减弱,这也是制约其炒作目标位的一个关键因素。毕竟,谁不想将股价炒得尽可能高呢?由此可见,股价能被拉到多高,实际上是由主力的实力所决定的。若主力实力不强,控盘资金有限,那么随着股价的攀升,当控盘能力降至某个临界点时,主力便不敢再继续推高股价。因此,股价炒作的上限实际上是由主力的控盘资金所决定的。
主力控盘能力减弱之际,此时主力可选择暂时参与股市交易或出售部分已购入的股票以补充控盘所需资金,这也使得在股价上涨的同时逐步出货成为可能。因此,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同时进行出货,不仅是一种出货策略,有时更是炒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小盘股的估值通常高于大盘股,而超级大盘股的估值则相对较低。小盘股的价格波动较大,相比之下,大盘股的波动则较小。大盘股由于“手数”众多,且价格较低,流通时如同细小的颗粒,流动性较好;而价格较高、盘子较小的股票则显得颗粒较大且数量较少,流动性有所下降。通常情况下,若市场流动性较高且参与者众多,那么控制市场的难度便会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人为因素的减少,市场走势也会显得更加自然和稳定。相对而言,流动性较低时,人为因素的作用会更为显著,市场走势容易出现波动较大的跳跃性变化。因此,大盘股往往呈现出弧形反转的趋势,而小盘股则更倾向于出现V形反转。
控盘的难易程度与未锁定筹码的总体数量密切相关,筹码未锁定部分越多,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也就越多,投资者众多意味着意见分歧较大,统一思想变得不易,因此控盘变得尤为困难。这种现象与人数众多难以组织活动的情形颇为相似。对于大盘股而言,由于控盘难度较大,因此更适合进行短期炒作;而小盘股则因其易于控盘,更适宜进行投资。所谓的“炒”,即是进行短期交易,不锁定过多筹码,因而涨幅也有限。随着人气情况拉起来就放手,一波一波有节奏的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