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NBA历史三分王斯蒂芬·库里凭何成历史第一射手
124 2025-08-01
篮球爱好者们往往在寒冷的冬季,蜷缩在被窝之中,享受一场NBA赛事的激情,这无疑是一种极致的享受。然而,或许有人仍记忆犹新,2011年的那个冬天,若想目睹NBA的正赛,必须耐心等待至当年的12月下旬。
那个赛季的NBA比赛之所以推迟启动,主要原因是劳资双方未能就协议达成一致,双方均未愿意作出妥协,这一状况使得NBA的比赛进程受阻。在这场停摆中,球员和球队老板都遭受了损失,联盟的品牌形象也遭受了损害,赞助商们纷纷退出,无人能在这次停摆中获益。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为何2011年的NBA会突然决定推迟比赛呢?
11年为何停摆?
尽管当前NBA的众多球员都拥有上千万的身价,成为众人眼中的富豪,然而他们之所以能赚取如此丰厚的收入,完全是凭借不懈的努力和逐步的争取。他们无疑是地球上篮球技艺最为精湛的一群人,正是这些球员构成了这个联盟最为核心的力量。
在NBA创立的早期阶段,球员们并未享有医疗和养老的保障,而且收入水平远不及今日,为了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创建了球员工会,并逐步与资本家展开了斗争。
众多球迷想必对“劳资协议”这一术语耳熟能详。简而言之,劳资协议即是球员工会与NBA管理层之间的较量。一旦协议达成,双方均需恪守协议的各项条款,涉及工资上限、最高薪酬、最低薪酬、球员转会、选秀权等诸多方面。
在劳资谈判的过程中,球员与俱乐部老板们最为关心的无疑是他们能获得多少收入,他们能从联盟总收入中分得多少份额。以2006年的劳资协议为例,球员们当时能获得联盟总收入的57%。然而,到了2011年夏天,随着旧有的劳资协议到期,双方在新的协议上未能达成共识,这最终导致了那一年的NBA停摆事件。
11年停摆回顾
关于2011年NBA的停摆事件,实际上,众多人士早已有所预见。为了削减成本,早在当年一月份,联盟的各位老板便开始策划,意图减少球员的薪酬。在2011年7月整个月份之前,尽管联盟副主席亚当-萧华多次重申双方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来避免停摆,然而在全明星赛期间,双方的谈判并未取得任何成果。那时,众多媒体、球员以及老板们已经开始着手为停摆的可能性做起了准备。
正如前文所述,劳资双方的主要分歧依然集中在金钱问题上。联盟方面坚决主张对旧有的劳资协议进行大幅度的修订,然而球员们却坚信旧版协议并无缺陷。他们认为只需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即可,而双方之间的巨大分歧逐渐显现,当时的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对停摆的态度也变得模糊不清。
资方态度强硬,拒绝屈服,与此同时,球员工会也准备了相应的对策,他们手中握有一张王牌,即有权吊销球员工会的执照。进入三月,球员工会发布了一份详尽的56页停摆指南,向球员们传达信息,要求他们保持“最积极的信念,同时也要做好最不利的准备。”
为何球员工会撤销球员执照被视为一记重拳?这是因为此前,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也曾采取过类似行动,在吊销工会执照后,球员们便对NFL联盟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了反垄断法规。然而,遗憾的是,在随后的数月里,球员工会并未采取这一策略。
球员若不作出让步,联盟便开始诉苦。进入三月下旬,联盟声称在30支球队中,绝大多数球队均未盈利。然而,球员工会代表亨特则表示:“我们坚信,仅有少数几支球队面临亏损,他们的目的仅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
为了持续对球员施加压力,不久后,联盟决定取消夏季联赛,这一举措使得新人们丧失了提前融入联盟的宝贵机会。面对球员们依然不肯妥协的态度,联盟持续发布信息,透露出在30支球队中,有高达22支队伍正面临亏损的困境。
比赛进程推进,常规赛落幕,季后赛拉开帷幕直至总决赛,尽管亨特与斯特恩多次沟通,然而上亿规模的分歧,双方始终未见任何进展。总决赛落幕之后,有关联盟可能暂停运作的消息日益增多。尽管在旧版劳资协议到期前,双方曾进行过三个小时的协商,但双方均未作出让步,劳资双方选择暂时保持冷静,决定三周后再次展开讨论。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整个7月份期间,劳资双方仅进行过一次会面,会晤时间仅有短短一小时,而亨特和斯特恩这两位核心人物均未到场。
八月份,双方仍旧在协商之中,此次斯特恩、老鱼、亨特均出席了会议,然而,老板们并未作出让步。亨特开始放出风声,指出2011-12赛季可能因停摆而被取消。斯特恩观察到球员们的坚定决心,于是开始作出妥协,但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谈判,最终的结果仍是继续协商。
九月将至,按常规,NBA的训练营本应拉开帷幕,然而谈判却毫无进展。在此背景下,俱乐部老板之间亦产生了分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球员工会并未采取强硬立场,反而持续作出让步。
球员们作出让步,此举亦影响了经纪人的利益。球员收入减少,导致经纪人收益相应降低。至10月,联盟中的经纪人向球员发送邮件,要求他们反对当前的谈判。到了10月4日,双方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老鱼费舍尔表示,球员们同意将联盟收入分成降至53%。然而,随后有媒体报道指出,加内特介入其中,扰乱了整个局面。
10月底之际,双方展开了一场持续16小时的磋商,然而老板一方却涌现出强硬势力,双方互指对方,谈判竟然出现了倒退的局面。之前已提及,老鱼费舍尔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此举令众多人感到不满。然而,到了11月2日,媒体开始披露,老鱼正与萧华进行私下交流。尽管如此,彼时双方的协议谈判已接近尾声。
随后数日,斯特恩向球员们发出了最后的警告,同时警告他们仅能获得47%的收益分配。由于NBA赛事迟迟未能恢复,球员们面临收入中断,越来越多的球员开始倾向于妥协。到了11月10日,据传双方已经就协议的基本框架达成了共识。11月14日,球员们对新的协议展开了投票,投票结果显示为30票反对,无人支持,这一结果让工会感到不满,他们宣布将不再代表球员进行谈判,同时,球员们也计划对联盟的垄断行为提起诉讼。
斯特恩经验丰富,对此早有预料,“若非有工会撑腰,球员们那笔价值400亿的保障合同便不复存在。”最终,球员们选择了让步。在当年的11月26日,联盟正式对外公布,长达160天的罢工终于画上句号,而在此期间,12月前两周的103场赛事亦被取消。
停摆后果
联盟陷入停滞,这对球员、俱乐部老板、赞助商以及电视转播机构都构成了不利影响。毕竟,NBA作为一个商业性质的联盟,其核心商品便是高水平的比赛。球员无法参赛,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报酬。球队没有了比赛,收入来源也随之减少。更严重的是,如果NBA没有比赛,观众可能会转向其他体育项目。众所周知,美国设有四大职业体育组织,即便不观看NBA,观众们仍有橄榄球、冰球、棒球以及网球等多种选择。
自然,若无赛事,电视转播机构便无法通过广告盈利。据媒体分析,若当年NBA赛事暂停,原本掌握电视转播权的ESPN、ABC以及TNT等电视台,其损失可能将超过12.5亿美元。
有关2011-12赛季联盟可能面临停摆的消息早已流传开来,这一消息使得有意与NBA合作的赞助商们纷纷退缩。回顾1998-99赛季,NBA赛季被缩短,导致整个联盟的收视率急剧下降,球迷纷纷流失,联盟花费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恢复活力。尽管2011-12赛季的停摆持续时间不长,但它对NBA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赞助商纷纷撤资,球迷们开始离场,球员们也纷纷寻求出路。面对劳资谈判的僵局,诺维茨基、科比、德隆等球星纷纷发声,表示将赴海外寻找新的打球机会。与此同时,JR-史密斯、钱德勒、肯扬-马丁等球员则转战CBA联赛,寻求新的发展。当年,湖人队的科比球星,甚至曾一度考虑加入CBA联赛的山西队。
NBA赛事暂停,却意外增加了CBA的吸引力。当时,甚至有家名为“OWS”的美国媒体,选择了转播CBA的比赛。时至今日,众多在NBA中未能施展才华的球员,仍将CBA视为一个重要的跳板。
众所周知,NBA中不乏落选的球员、边缘球员,甚至包括科比、詹姆斯这样的顶级球星,似乎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然而,那些拿着底薪的球员、初出茅庐的新秀们呢?就在那一年,火箭队后卫凯文-马丁曾感慨万分,“二十年后,当我们回首这个被荒废的赛季,心中难免会充满后悔与失望。”
先前已有提及,双方在劳资协议的谈判上进展缓慢,球员队伍内部亦涌现出诸多分歧。众多球员对老鱼的持续让步表示不悦,亨特在一场谈判中,语气坚决,愤然离场。更有甚者,2013年,亨特曾对科比与老鱼涉嫌联手操纵罢赛提起诉讼。
经济上的冲击尚在其次,球员们的身体状况似乎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由于联盟暂停了赛事,众多球员自律意识减弱,体形变形、竞技状态明显下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联盟在那一年安排了多达66场比赛。赛程的延长,无疑增加了球员受伤的风险。或许你听说过背靠背的比赛,也听说过五天内打四场的密集赛程,然而在那个赛季,联盟竟然出现了高达42场连续的背靠背赛事。那个赛季的决赛中,尽管热火成功夺得了冠军,然而由于赛季缩短,其含金量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总结
2011年的劳资协议谈判,双方从起初到结束共进行了22轮磋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未能就协议内容达成一致,这最终导致了各方的利益受损。众所周知,劳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对立,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尽管2017年NBA球员与老板的谈判过程相对顺利,但一旦任何一方觉得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长期的劳资谈判仍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导致停摆。
(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