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特:NBA历史上唯一两次场均出手低于20次的得分王,高效得分手的传奇
NBA赛场上,争夺得分王总是备受关注。通常,场均得分领先者会获得这一荣誉,这也通常伴随着极高的出手频率。然而,像杜兰特这样的特例,却值得深入探讨。
杜兰特的独特之处
杜兰特出手次数少却登顶得分榜,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他的得分效率极高。他四次荣膺得分王。他在NBA中开创了低出手高得分的独特模式。他被公认为效率极高的顶级得分手之一。这种能力源于他自身的条件和技术。在雷霆队期间,他以这种高效的表现凸显了个人价值。
他的天赋加上多年来的刻苦训练,在得分上表现得尤为出色。无论是中远距离投篮还是突破,他都能做到精准无误。此外,他还能迅速根据对手的防守策略作出调整,这也是他出手次数少却得分高的关键所在。
威少的高出手低得分
与杜兰特相比,威少的统计数据并不那么亮眼。威少每场比赛的投篮次数通常较多,比如在11-12赛季,他平均每场出手19.2次,但得分仅有23.6分。他的投篮命中率不高,尽管出手频繁,得分却比不上杜兰特。到了12-13赛季,他的出手次数降至18.7次,场均得分也只有23分。这种出手多得分少的现象,与杜兰特出手少得分高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威少的进攻方式较为激进,经常尝试一些难度较高的投篮。他在场上表现得较为急躁,遇到机会时不像杜兰特那样能保持冷静。因此,尽管他有很多投篮机会,但得分效率并不高。
杜兰特差点的队内奇观
在11至12赛季,杜兰特每场比赛出手19.7次,就能拿到28分,而威少场均出手19.2次,得分却只有23.6分。若威少出手次数稍有提升,杜兰特便可能成为队内场均出手次数第二的得分王。这种情况在NBA历史上前所未有。这一几乎成真的事件,也反映出两人出手与得分之间的微妙联系。
杜兰特在球队中的作用远不止于得分,他在防守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即便他的出手次数不多,他仍能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得分王的荣誉。这也在球队内部激发了一场颇具讨论度的竞争。
12 - 13赛季的得失分王
12-13赛季,杜兰特场均得分超过28分,但场均出手次数却仅有17.7次,这个出手次数相当少。尽管如此,他差点成为得分王,但最终输给了安东尼。与此同时,威少那个赛季场均出手18.7次,得分达到23分。这一赛季的得分王争夺战,充分展现了当时联盟的得分状况和激烈的竞争态势。
这个赛季,雷霆队整体表现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尽管杜兰特个人得分出色,但球队整体表现不及对手,这也间接影响了他的得分王竞争。与此同时,他的对手安东尼在得分上也同样表现出色。
杜兰特与威少的组合
杜兰特与威少的搭档曾令整个联盟为之震撼。他们不止一次将球队带入了西部决赛的舞台。杜兰特擅长低位进攻,得分能力出众,而威少则擅长高位突破,得分效率较高。即便是在季后赛,这种风格差异依旧明显。他们在进攻和防守两端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配合默契。
他们各有特点,而这些特点的结合却带来了独特的吸引力。他们能够互相补充,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球队增色,使得对方难以阻挡。
杜兰特高效的意义
杜兰特的表现对其在联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他荣获得分王称号,在NBA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高效得分方式,也为其他球员提供了借鉴。他并非像其他得分王那样频繁出手,而是展示了一种既能节省体力又能高效得分的方法。
他的投篮选择和体能分配经验,对年轻球员来说颇具参考价值。他展示了得分并非仅靠频繁出手,这一点在NBA追求效率的篮球理念中尤为关键。
在现代NBA,杜兰特这种高效率的得分方式是否会愈发普遍?期待大家的讨论、点赞以及文章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