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京城商圈热闹非凡,消费市场暖意盎然,王府井尽显国潮风
春节期间,龙年之际,北京众多商业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人流如织。王府井的喜悦购物中心内,一盏盏龙形彩灯在中央广场热情地迎接着游客。(邓伟摄影)
春节期间,年货集市熙熙攘攘、公园庙会人潮涌动、滑雪场与滑冰场热闹非凡……在这龙年新春佳节,北京的消费市场洋溢着暖意,生机与活力无处不在。在假期前的三天里,市商务局所密切关注的各类商业形态,包括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以及电商平台等,其销售额累计达到了22.8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长了40%,与2019年相比更是增长了63.1%。同时,全市范围内60个重点商圈的客流量达到了1031.5万人次,这一增长率为6.9%。
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洋溢着浓厚的国潮气息。百货大楼地下二层设有和平菓局,那里正举行着充满京味的国潮庙会。踏入胡同,地上铺满了鲜艳的红色炮衣,每家每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对联。老式电视机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这股浓郁的年味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这里就是我们儿时过年的样子,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美好的童年时光。””和孩子一起来游玩的杨女士感叹。
此处不仅保留了往昔的布景设计,更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展示。大堂区域以精彩的杂技节目为主打,而在小巧的剧场中,观众们得以一睹吞宝剑、气功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在正月初四的午时十二点半,小剧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时,古典戏法的传人邹向付正引导观众辨别宝剑的真伪,紧接着便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现场顿时爆发出阵阵惊叹与热烈的掌声。
王府井商圈内,国潮体验触目可及。在二层,新春国潮市集热闹非凡,传统民间艺术拉洋片儿表演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观看。而来到王府中环三层,游客们正沉浸在非遗手工制作的乐趣中,将红色扭扭棒巧妙地折成花瓣状,然后逐一拼接,便能制作出精美的绒花发簪。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自开业不久便推出了新颖的国潮体验活动,其中新年限定的龙型彩灯,便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彩灯”的精湛工艺精心打造而成。在假期前的三天里,王府井商圈的人流量实现了12.2%的同比增长。与此同时,CBD商圈和三里屯商圈的客流量也分别实现了15.5%和7.4%的同比增长。
春节期间,餐饮市场异常繁荣,热度持续攀升。齐先生携同来京探亲的姐姐一家,共同品尝了北京烤鸭、铜锅涮肉等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他收集了众多热门餐厅的信息,利用这次假期逐一进行了体验。西城区举办的“京美年味儿”活动,组织了多家知名餐饮和老字号企业,向消费者发放线上消费券,引领大家踏上美食之旅;而门头沟区的“美食过大年”活动,则提供了美食打卡地图及打卡活动,促进了“美食+”的跨界融合。在假期前三天,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包括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在内的多家企业,其营业额同比分别实现了37.1%、32.5%、27.8%的增长。大年三十,销售额大幅攀升,达到了近七成,其中马凯餐厅和惠丰酒家的销售额增幅也接近四成。
2024年的春节,各类服务消费亮点众多。众多微度假目的地、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以及文商旅融合集聚区共同策划了130多项节日活动。此外,260多家酒店也推出了近400项特色年味体验项目,旨在提升新春消费体验。
正月初三这天,河北的杨潇及其友人抵达潭柘寺进行祈福,随后驾车前往邻近的新商街——檀谷。在此,他们在火锅电影院体验了边品尝火锅边观赏电影的独特乐趣。书店内设有小酒馆,餐厅举办艺术展览,杂货铺则提供现制美食……杨潇注意到,众多店铺纷纷采用了“混搭”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度假体验。古北水镇内,日月岛庙会的热闹集市、巡游的精彩表演以及各式各样的祈福仪式,共同为这个冬日小镇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银联商务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假期的前三天,北京的消费金额与服务相比,实现了15.7%的增幅,特别是文化娱乐领域的消费,增长了48.7%。同时,外来游客的消费金额也增长了28%,其中文化娱乐消费的增幅更是高达68.4%。得益于商业、文化、旅游和体育的深度融合,北京的服务消费正迎来品质和水平的提升。(马婧 叶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