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卢日尼基体育场爆满,平均上座率 97%,交通便利成关键?
昨夜,北京时间,莫斯科的卢日尼基体育场见证了葡萄牙对阵摩洛哥的赛事,吸引了高达78011名观众的热情参与。这场赛事与揭幕战中的俄罗斯对阵沙特、德国对阵墨西哥的比赛相呼应,均展现了体育场座无虚席的壮观景象。根据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本届世界杯截至目前,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7%,累计已有超过100万人次观众亲临现场观赛。人气高涨不仅与世界杯赛事本身紧密相连,更与当地组委会为观众提供的便利设施密切相关,尤其是交通方面的便利。在本届世界杯的11个举办地,城市交通网络完善,不同赛区之间的交通方式多样,球迷无论是乘坐飞机还是火车前往赛场、酒店或交通枢纽,都体验到了极大的便捷。
人气旺得益于来往方便
6月18日中午12点,在瑞典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还有3小时即将开始之际,诺夫哥罗德体育场的停车场依旧空旷无人。若非顶端那显眼的国际足联2018年世界杯标识,真难以相信这座宁静的小城即将迎来一场欧洲与亚洲的足球盛事。比赛即将开始前半小时,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那个能容纳3.5万名观众的球场几乎空无一人。而在球场内的媒体工作区,仍有众多记者未能成功预订到票,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补票”的机会。
自本届杯赛揭幕以来,球场人潮涌动,成为各赛区的常态。以莫斯科赛区为例,卢日尼基体育场与斯巴达克体育场这两座球场,截至昨日,已成功举办了5场小组赛。根据官方数据,卢日尼基体育场在其中的3场比赛中,每场的观众人数均达到了该球场容纳观众的最高上限——78011人。在斯巴达克体育场,波兰队与塞内加尔队的对决被媒体普遍认为是一场缺乏观赏性的赛事,然而,与先前阿根廷队对阵冰岛队的比赛相仿,现场依旧座无虚席,吸引了3.5万名观众前来观战。
赛事现场气氛热烈,这离不开球星们的强大影响力以及比赛的精彩程度,同时还得益于为观众提供的诸多便利设施,尤其是交通方面的便利尤为显著。在当地时间昨天早晨7点50分,北青报记者在可容纳6.8万名观众的圣彼得堡体育场外围,目睹了售票窗口前已经排起的长队,众多观众正期待着为即将到来的巴西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一搏运气。当地球迷谢耶夫表示,尽管比赛场馆位于海边,然而圣彼得堡的地铁网络相当完善,无论是我们还是外国球迷,出行都十分便捷。
穿行各赛区不一定非坐飞机
与南非和巴西世界杯不同,其赛区间的往返主要依赖空中航线,而俄罗斯则向国内外球迷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选择。这其中包括大量的航班服务,同时,密集且便捷的铁路网络也极大地便利了球迷们的出行。俄罗斯组委会为所有购票球迷发放了“FAN ID”球迷身份证,这使得球迷在比赛当天能够免费使用相关赛区的各种交通工具,并且还能通过官方途径免费申请与球票相对应的火车票。即便免费车票的座位需求极大,球迷们依然有机会购买付费车票。数据显示,组委会考虑到众多球迷的多样化需求,在每日不同时间段,推出了多趟城际列车服务。这些列车依据行程距离的不同,分为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两种类型,同时慢速列车和长途列车均配备了带有包厢的商务座位。官方认证的记者们可以申请此类车票。
18日早晨,在从莫斯科开往下诺夫哥罗德的列车上,北青报记者邂逅了众多携带行李的瑞典和韩国球迷。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在前一晚观看了墨西哥队与德国队的对决后,便乘坐高速列车从莫斯科抵达下诺夫哥罗德,全程仅需不到4小时。比赛结束后,从当地时间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2点,多趟列车往返于莫斯科与下诺夫哥罗德之间。尽管旅途安排得相当紧密,然而却能显著缩短行程时间;在卧铺上稍作休息,补充睡眠,等到次日抵达莫斯科,球迷们重拾活力,同时也能避免高昂的住宿费用。
去赛场首选坐地铁
即便那些拥有“FAN ID”的观众在非比赛日期间出行仍需购买车票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然而,鉴于票价相对便宜,无论是俄罗斯本土的球迷还是国外的球迷在同一个赛区城市间移动,地铁依旧是他们最为青睐的出行方式。据资料显示,早在1935年5月,前苏联政府出于军事及其他考虑,正式开通了莫斯科地铁。时至今日,莫斯科已拥有共计4000列地铁列车在运营中。每日的发车次数超过8500列,在平日,莫斯科地铁承担了全市约一半的客流量。
在莫斯科,地面交通常常拥挤不堪,然而,若球迷选择搭乘地铁出行,不论他们位于机场、火车站,抑或是红场、阿尔巴特大街,总能找到适合的地铁线路。若球迷从莫斯科的驻地出发,打算乘坐火车或飞机前往其他赛区,他们可以立即利用地图软件确定地铁的出行路线。在世界杯比赛场地周边及主要街道上,志愿者们和信息服务亭工作人员不断向游客提供地铁线路图。若在交流过程中语言不通,只需向他们展示目的地名称,他们便能迅速用手势指引游客前往最近的地铁站入口。进入车站,旅客们常能注意到地面上张贴的显眼指示牌,这些标识指引着通往比赛场馆和球迷观赛区的路线,它们时刻在提醒着乘客们不要迷失方向。
北青报记者在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以及圣彼得堡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各个比赛场馆周边通常都配备了地铁站。比如,从下诺夫哥罗德火车站到体育场仅需乘坐一号线地铁。众多火车站与地铁站之间均有便捷的连接,以莫斯科为例,开往不同目的地的列车均从各自的火车站出发。若乘客的目的地是圣彼得堡或叶卡特琳堡,他们需从列宁格勒或雅罗斯拉夫火车站出发,而这些火车站又分别被多条地铁线路所连接。
地上地下铁路风格各异
莫斯科地铁享誉世界,不仅因其网络四通八达,更在于各站点本身便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韵味,堪称经典之作。以位于红场和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革命广场站为例,众多球迷常被其造型多样、华美典雅的建筑所吸引,流连忘返。据资料记载,莫斯科地铁的各个站点均由国内知名建筑师倾心设计。各站点的建筑风格迥异,使得来访的外国球迷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莫斯科的若干地铁站因此赢得了“地下宫殿”的美称,每日均有众多外国游客特地前往这些最具莫斯科特色的地铁站观光并留下影像。
俄罗斯的地铁路线为外国球迷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目前,从莫斯科到加里宁格勒和叶卡特琳堡这两个赛区的往返机票,价格普遍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相较之下,若选择乘坐火车前往,行程时间将超过20小时。尽管旅途漫长,但这样的旅行体验并不会让人感到枯燥。这类列车行程常常涉及夜间行驶,所以乘客在夜间休息之余,完全有机会通过车窗欣赏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从莫斯科至加里宁格勒的路线要穿越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因此不少旅客在计划访问俄罗斯时,一并办理了申根签证。一次简单的城市间旅行,实际上成了一次跨国探险,这样的旅程自然不会单调乏味。
本报俄罗斯圣彼得堡专电 特派记者 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