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商务部数据:202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成绩斐然及背后驱动因素
2025年2月27日,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资料揭示,2024年我国的网络零售总额达到了15.5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2%,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的地位。这一显著成就得益于政策的推动、技术的创新以及消费新动力的协同作用。中国电子商务正通过“数实融合”的崭新模式,正在对全球零售业格局进行重塑。
一、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的增长密码
2024年,国务院颁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一举措与“消费促进年”政策红利相叠加,成功激发了消费市场超过2万亿的巨大潜力。商务部全力推进的“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已全面实施,全国范围内成功培育了超过2000个“电商+产业带”,并举办了近500场产业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丝路电商”作为新的国际合作动力,合作伙伴已扩展至33个国家,38项先行区任务正全面加速推进,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商领域的制度性开放。据东方IC数据披露,2024年跨境电商的成交额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国产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趁势进军欧美市场,海外仓储网络的覆盖率已达到80%。
二、消费新势力:00后与银发族的“破圈”力量
消费结构正迅速提升,新兴力量成为关键因素。00后一代热衷于“取悦自己”的消费模式,推动国内潮流商品、汉服以及电竞装备的销量迅猛增长,2024年有六成网购者曾购买过国内潮流商品。与此同时,3.1亿老年人群体也不甘示弱,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设备的购买量同比增长了45%,珠宝首饰的消费比例上升至18%。
新兴业态如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迅猛发展,据美团闪购提供的数据,2024年“30分钟送达”的订单量实现了翻倍增长;在快手举办的年货节活动中,晋城蜂蜜在一场直播中的销售额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和具有中式养生特色的茶叶等绿色健康产品也崭露头角,它们为零售额的增长贡献了35%。
三、地方实践:从甘肃苹果到广西跨境直播
区域电商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在甘肃陇南举办的电商年货节中,礼县的苹果、花椒等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了32亿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销量更是实现了三倍的增长。广西与东盟国家携手举办了百场跨境直播活动,春节期间,跨境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3%,榴莲、咖啡等东南亚特色商品受到热捧。
广东和浙江等地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改进,在广州举办年货节期间,网络零售额攀升至956.4亿元,而由算法主导的“按需生产”策略成功将库存成本削减了30%。
四、未来布局:2025年瞄准三大方向
商务部明确,2025年将发力三大领域:
线上线下结合,致力于构建“智慧商圈”,促进AR试衣、无人配送等应用场景的广泛应用,力争在80%的核心城市实现覆盖;国内外互动,新增10个“丝路电商”合作伙伴,并计划建立50个海外数字贸易中心;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广AI客服和区块链溯源技术,力争在3年内实现电商平台全流程的数字化监管。
结语:从“规模第一”到“质量领跑”
中国电商连续12年夺冠,不仅标志着数字上的成功,更是创新生态系统的胜利。从农田里的苹果到跨国直播的榴莲,从年轻人的潮流玩具到老年人的智能产品,这场总价值高达15.5万亿的零售变革,正以技术为工具、消费为素材,描绘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崭新篇章。
(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国际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