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第五季凭借体育专场热搜话题热度回升,豆瓣评分提升至6.3
体育专场爆火
《吐槽大会》这一季已播到第七期,尽管之前的评分基础较高,但这一期的体育专场却成功提升了分数,充分显示出其受欢迎的程度。节目一经播出,“范志毅”和“郭艾伦&周琦”等关键词迅速登上热搜,喜剧效果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脱口秀演员呼兰等人的加盟,也保证了节目保持了较高的吐槽水准。
呼兰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众多网友的赞誉。借助一场充满槽点的比赛,嘉宾们道出了球迷的真实感受。这使得节目在观众中赢得了极高的热度,从数据上看,本期节目无疑是成功的。
篮球圈的不满
节目对篮球进行了讽刺性的评论,这引起了篮球界人士的普遍反感。前国家男篮队员王仕鹏、解说员杨毅等众多篮球人士纷纷提出疑问,王仕鹏更是毫不客气地反击节目组,称其“不要脸”。节目中,嘉宾们的发言几乎都涉及了对男篮的批评,呼兰更是对周琦打球态度的懒散进行了吐槽,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许多记者和评论员都感到被冒犯,篮球名宿王仕鹏在回应“中国男足总是能对男篮品头论足”这类说法时,在微博评论区激起了一阵热议。篮球界对于该节目此举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剧。
新华社下场点评
新华社亲自介入,对《吐槽大会》本期节目中以篮球为主题进行调侃的行为发表了评论。正如新华社在文章中提到,周琦和郭艾伦被吐槽,实际上反映了国篮的尴尬之处,这也成了节目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因而引起了官方媒体的注意。
官方媒体的评论为这起争议事件划定了基调,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吐槽大会》在内容制作方面存在的争议。这种做法不仅引起了行业内人士的不满,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往期吐槽回顾
回顾往期内容,前几集中对张大大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指责其做作且热衷于炒作,甚至出现了“张大大不配为人”的言论。节目以这种大胆直率的批评手法吸引了观众的关注,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批评程度的广泛讨论。
节目里,不同来宾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为了吸引眼球,节目组努力寻找观众的兴趣所在,想通过这种方式维持话题的新鲜度。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有人质疑对嘉宾的言辞是否过于无礼。
赛制的问题
赛制略显鸡肋,可能成为障碍。在往季的《吐槽大会》中,每位嘉宾一整季只参与一期节目,不论表现优劣,都仅有一次展示机会。这种赛制限制了嘉宾的表现空间,同时使节目缺少了连贯性,也未能充分展现嘉宾的成长过程。
吐槽内容之外,赛制所占用的时间实在过长。在这长达两小时的节目中,嘉宾们的吐槽仅占一小部分,而那些让人感觉断断续续的选拔环节占据了较大比重,使得整个节目的节奏显得有些缓慢,进而影响了观众的观感。
节目未来走向
《吐槽大会》这一期节目让热度有所回升,评分也有所提升,似乎有望越来越好,真正迎来节目的复兴。但节目在无意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激起了篮球和足球领域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内部纷争,连官方媒体也加入了讨论,这对节目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挑战。
若想节目真正持续发展,既要依靠编剧的吐槽段子提升质量、借助热门话题吸引关注,还得关注内容是否合理、赛制是否完善,并在热度与争议之间找到平衡点。
你如何看待《吐槽大会》接下来的发展,怎样调整才能既维持其热度又降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