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市场历史性暴跌:布伦特和WTI原油单日跌幅创30年新高
减产协议下的不平衡
自2016年年末,OPEC+实施了减产计划,沙特与俄罗斯的行为却大相径庭。沙特大幅减少产量,增产幅度较小,承受了较大的损失。相对地,俄罗斯增产较多,减产较少。与此同时,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却迅猛增加。以近几年为例,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沙特的减产实际上是将市场份额间接转移给了美国,这让本就减产的沙特感到十分冤枉。
俄罗斯的不满缘由
2014年,沙特大幅增加产量,意图压垮美国页岩油企业。到了2015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25美元。得益于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页岩油产业得以生存。随后,OPEC联合俄罗斯减产,俄罗斯的出口外汇收入减少,这对其政治和军事战略产生了影响。基于这些过往经验,俄罗斯这次当然不会轻易答应减产,不愿再被沙特欺骗。
两国的底牌
沙特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全球最低的原油开采成本,这使得它在价格战中拥有较大的抗跌空间。与此同时,俄罗斯凭借国内较为稳健的财政状况,即便油价下跌,也能在经济上维持一段时期,这赋予了它与沙特、美国在原油市场抗衡的信心。
俄罗斯的大动作
俄罗斯此番意图有所动作。美国那些页岩油企业长期背负重债,油价一旦骤降,它们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而今年正值美国大选,特朗普为了争取选票,或许会介入市场,甚至可能与沙特联手,重启与俄罗斯的谈判。如此一来,俄罗斯便能增强在原油市场的竞争力,争取更优的竞争优势。
沙特的困境
沙特国家收入主要依赖石油出口。若油价竞争继续,外汇收入将大幅下降,进而可能引发国内经济、政治等多重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沙特很可能无法承受此次危机,可能选择向俄罗斯让步。一旦如此,俄罗斯将有机会重新掌握欧佩克+组织的主导权。
未来局势的应对
3月9日,据传特朗普私下要求沙特停止油价战。华盛顿方面已有行动。那么,中国和俄罗斯会如何作出反应?目前,全球原油市场形势严峻,任何国家的决策都可能对未来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场全球原油市场的竞争,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期待您的留言和评论,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共同关注全球原油市场的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