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NBA总决赛时间及比赛详情你知道多少
152 2025-08-09
9月23日,北京时间,我国篮球协会公布了工资总额管控的初步方案,对CBA球员及教练的薪资设定了上限,这被称作“紧箍咒”。这种做法会对整个联赛带来什么影响?各方人士会有何反应?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新规出台
中国篮球协会向CBA各俱乐部发布的《关于对俱乐部球员及教练员工资总额实施临时管控的征询意见稿》明确指出,从下个赛季开始,各俱乐部的教练和运动员工资总额不能超过俱乐部总收入的比例上限为55%。在国内,球员和教练员年薪最高可达一百万元人民币,而对于外籍球员,月薪最高可达六万美元。国家队的球员和教练团队的薪资有严格的最高限制,例如在参加国际重要赛事时,球员和队长的收入不能超过一百万元。
限外举措
意见稿中提到,外籍球员的薪酬有明确规定,俱乐部每月支付给外籍球员的金额,不管是单名还是双名,都不应超过六万美金;至于那些具备额外注册亚洲球员资格的俱乐部,这一最高限额则是七万美金。在此之前,部分俱乐部试图用年薪高达一百万美金来吸引知名外援,但如今这条路基本上已经行不通了。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对外援市场进行规范,同时能有效遏制各队在球员薪酬方面的过度竞争。
历史回顾
中国篮球协会并非首次推出限制球员薪资的规定。早在1998年4月,该协会便对外援实施了详尽的三级七等分级制度,月薪范围覆盖了1000美元到18000美元。到了2004赛季,外援的月薪上限被设定为2万美元。到了2005赛季,这一上限进一步提高到了25000美元。观察这些变动,我们可以发现,篮协持续在探寻一种对外援薪资进行合理调整的策略。
俱乐部困境
部分俱乐部对此次的薪酬限制表达了不悦,认为薪酬过低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外援。篮球是一项竞技运动,优秀的外援能够提升球队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如果薪酬水平过低,有实力的外援可能会选择加入其他联赛。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各支球队可能会采取私下发放奖金、签订虚假合同等手段来应对这一限制。
篮协初衷
篮协制定限制薪资政策的目的初衷是积极向上的。首先,这个措施意在规范外援市场,避免各支球队无度投入资金争抢外援,引发恶性竞争;其次,它有利于减少球队的运营费用,让俱乐部能更稳健地成长。但遗憾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却与俱乐部的利益产生了冲突。
未来走向
此次推出限薪令的效果尚未显现。如果俱乐部只是表面上遵守而实际上却违反规定,那么限薪令将变成一纸空文。篮协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规定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同时,也要考虑到俱乐部的实际需求,寻找一个既能有效控制成本,又能保证联赛品质的平衡策略。
大家对中篮协推出的薪酬控制措施能否达成预期效果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帮忙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