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NBA现役十大前锋小贾伦.杰克逊、约翰.科林斯实力如何
185 2025-08-02
12月6日下午传来消息,乐视体育于今日宣告进行架构以及人事方面的调整,成立了新媒体及线上事业群,成立了线下商业事业群,还成立了体育消费业务事业群。
乐视进行了裁员,裁员比例为20% 。与此同时,乐视体育针对近日的裁员传闻作出了回应。其表示,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组织,提升人均效率,相关业务部门会在近期开展人员优化工作。不过,具体的优化比例要依据各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 。
在此次架构调整以前,乐视体育划分成“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应用服务”这四大业务板块,调整过后,乐视体育把其架构称作生态2.0版本。
新媒体及线上事业群涵盖媒体事业部,涵盖电竞事业部,涵盖彩票事业部,涵盖会员业务中心,面向PC端用户,面向移动端用户,面向互联网电视端用户,该事业群由联席总裁刘建宏负责。
线下商业事业群涵盖赛事运营中心、产业中心以及健身事业部。乐视体育表示,2017年赛事运营中心会积极引进全新赛事IP,打造互联网赛事管理平台,在合适时间成立独立运营的赛事管理公司。赛事运营和产业中心由CMO强炜主管,健身事业部也会在恰当时候落地。
体育消费业务事业群涵盖装备事业部、智能终端事业部、电商销售及服务中心、智能化研究院。其中,装备事业部会以独立的形式展现,总裁张志勇兼任CEO 。
乐视体育创始人兼CEO雷振剑表示,对于此次调整,乐视体育生态1.0版本以乐视为核心,围绕媒体构建生态,没有完整触达最广泛的体育消费人群,显示出增长乏力的瓶颈;乐视体育生态2.0版本以体育为核心,基于体育消费人群的入口构建生态,提供服务,保障了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也将成为乐视体育接下来的主旋律。
在乐视体育宣布架构调整前,有媒体报道乐视体育将展开大规模裁员,还会调整高管并精简业务,乐视体育对此仅作简单回应,称是为更好适应新组织、提升人均效率,相关业务部门近期将进行人员优化,优化比例依各业务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
据懒熊体育报道,乐视体育内部已做出整体裁员决定,裁员幅度达20%,其中智能硬件部门裁员幅度达50%,乐视体育总编辑敖铭已提交辞呈,即将离职。
有接近乐视体育的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乐视体育的裁员幅度会高达60%左右,公司仅保留研发部门和小部分产品,原本1000人的公司预计裁完后剩下不到500人 。
新浪科技今日就裁员这件事向乐视进行询问,乐视方面称,所有情况都以乐视体育的架构以及人事调整公告作为标准 。
实际上,在乐视体育之前,乐视在集团层面已开始了整体裁员。
今年11月,乐视深陷欠款风波,贾跃亭随后发布内部信进行反思,生态扩张速度过快,致使组织与资金面临极大挑战,他表示日后七大生态的快速扩张将告一段落。
贾跃亭在内部信中表示,公司今年新增员工超过5000名,人员扩张速度在业界十分罕见。当管理能力未能跟上时,大公司病的苗头出现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人浮于事以及组织效能不高等问题。实际上已经暗示了裁员问题,贾跃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裁员的说法,他承认乐视年底考核会严格采取末位淘汰制,淘汰比例至少在10%左右,根据乐视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的消息,乐视整体的裁员比例会在20%左右。
贾跃亭曾向媒体表明,乐视体育在大的战略方向、战略实现节奏、战略落地节奏以及策略方面不会有太大变动 ,但他明显对形势过度乐观 ,乐视整体战略调整和资金链缺口必然会影响到乐视各业务线 ,乐视体育当然也无法幸免 。
今年4月,乐视体育宣告获得80亿元B轮融资,其估值达215亿元。其首轮融资于2015年5月完成,当时以28亿估值融得8亿元资金。
两轮融资金额达到了88亿元之多,然而,这却没办法满足乐视体育之前四大业务版块的烧钱需求,这四大业务版块分别是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 。
赛事版权投入一直是乐视体育支出的大头。
2015年,乐视体育花费2亿美元,获得香港英超3年独家转播权,随后,又以1.1亿美元,获得2017 - 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
2016年,乐视体育宣布与体奥动力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它以27亿元获得中超联赛2016和2017两个赛季的独家新媒体转播版权,9月它又宣布获得NBA未来5个赛季(2016 - 2021赛季)在港澳地区的版权,据传总价超过1亿美元。
仅仅这四项赛事版权,便消耗了乐视体育两轮融资额的大部分。据懒熊体育报道,在今年的对外宣传里,乐视体育持有310项赛事版权,众多版权合同有一定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