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洱海治理:从一湖之治到生态之治的转型发展之路
洱海的生态环境整治受到了广泛关注。曾经饱受污染之苦的洱海,在正和生态等团队的辛勤付出下,正慢慢恢复生机。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
洱海曾遇生态危机
洱海是大理的“摇篮之湖”,享有盛誉。但它曾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城市持续扩张,旅游业无序发展,农业污染加剧,导致洱海陷入“人进湖退”的困境。大约在2010年,水质持续恶化,面临巨大挑战。这不仅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
正和生态正式入场
2019年3月,正和生态接手了洱海周边湖滨缓冲区的生态恢复与湿地规划项目。现场聚集了三十多位设计师,他们带着新时代奋斗者的热情,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项目执行期间,多个专业团队紧密协作,进行了多次现场勘查,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反复讨论,并在工地定期举行工作坊,现场提供专业辅导。
采用自然解决方案
正和生态秉持自然解决方案的理念,对场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内容涵盖生态布局、系统品质、生态负荷以及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他们细致分析了洱海的生态数据,精准定位了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修复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科学根基。
重塑自然空间比例
持续的混乱使得湖泊周边的湿地生态出现了问题,蓝绿植被的比例变得不协调,而且绿地里旱地和湿地的分布也不均匀。我们和正和生态调研团队一起,对比研究了同纬度其他高原湖泊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洱海过去的生态特点。我们的目标是把蓝绿植被的比例调整到3比7,让绿地里干湿地的分布达到6比4。经过不懈的努力,生态环境正在慢慢恢复和变好。
构建自管理生态体系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遵循湿地自然演替的法则。首先,我们对地形进行了调整,引入了先锋植物群,打造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生态系统。随后两年,早期引入的物种促进了有机物的自然积累,植物种类逐渐增多,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最终,一个能够自我维持、抵抗干扰、维持动态平衡的自管理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实现多方面综合效益
项目完工后,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它不仅保留了旅游观光的传统,还增设了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自然教育课程。科普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洱海流域的持续发展。这一举措提高了附近七十七万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当地直接创造了约六千个就业岗位。而且,五个研学教育基地的建成,丰富了该地区的教育资源。
洱海的变迁大家都能看到。大家都在琢磨,洱海今后还能在哪些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别忘了给我们点个赞,同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