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赛季规则调整!外援更换次数受限且政策更激进
尽管CBA新赛季的启动尚需时日,官方却已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新规定,旨在提升联赛的整体水平。据体育直播平台“直播吧”的报道,外援在赛季中期的转会次数将被限定,这一限制是基于赛季初注册的外援人数来确定的。
若一支球队在联赛开赛之前已经注册了四名外籍球员,那么在赛季进行过程中更换外籍球员的次数将限制在四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上个赛季,由于缺乏此类规定,许多球队在联赛期间频繁更换外籍球员,更换的频率极高。其中,山西男篮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反复进行球员注册与撤销,估计更换次数可能超过十次。
去年CBA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外援上场次数提升至每节7人次,相较之前因疫情影响的四节4人次有了显著变化。此次改革后的外援政策相较于以往更为大胆,疫情发生前也仅是四节6人次。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联赛的观赏性,使更具实力的球员为球迷带来精彩的比赛。
近年来,尽管压缩外援在比赛中的出场时间,但国内球员并未因此得到提升,反而似乎陷入了逐渐被煮熟的青蛙般的困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导致多数人的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特别是国家队的成绩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
上赛季CBA的整体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比赛质量显然有所提升,联赛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往辽粤两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而如今广厦队凭借外援的助力,赢得了队史上的首个冠军。与此同时,北京、山西和北控等队也在积极备战,未来冠军争夺战将愈发激烈。
然而,频繁更换外援并非良策,某些财力雄厚、实力雄厚的球队借此占据了先机。山西队在这方面已树立了榜样,若持续如此,其他球队恐怕也将纷纷效仿。在上赛季,广东队共使用了8名外援,辽宁队则用了6名,这样的数量并不算多,其他球队也大多保持了这一水平。当然,也有不少球队偏爱稳定,不喜频繁更换外援,例如北京队和北控队,他们多数情况下都是从头到尾使用同一批外援。
来年赛季的形势必然会有所调整,通常情况下,引进四位外援被视为常规操作,而赛季中途的更换次数也相对较少。当然,不可能一支球队在初期挑选的外援都派不上用场,若在过程中对个别表现不佳者进行3至4次替换,已是足够应对。像山西队之前那样频繁更换外援的情况,实属极端。
CBA新赛季引入了第二项重大变革,即新增了一项关键规定。该规定指出,那些虽未满18周岁,却曾代表国青男篮参加U17级别世界杯赛事的球员,将有权在新赛季的CBA联赛中注册加入球队。
此举旨在让具备天赋的球员能够更早地踏入职业联赛的舞台,从而加快他们的进步速度。在此之前,诸如杨瀚森这样的球员需等到18岁才能首次亮相CBA赛场,甚至有人风趣地称之为“杨瀚森条款”。
近两年来,杨瀚森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尽管他在CBA的磨砺仅有两年,却能在NBA选秀会上以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诚然,新规则为天赋异禀的球员提供了便利,但能否把握住机遇,还需依靠个人努力。像杨瀚森这样18岁便加入CBA并迅速成为球队核心的球员实属罕见,而大多数球员往往因无法承受职业联赛的高强度而需要先成长,待身体成熟后再被赋予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