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西部决赛马刺淘汰勇士创造令人惊叹的壮举
96 2025-08-02
《NBA 2K16》问世已有数月,众多玩家纷纷购得此款游戏。那么,这款游戏在哪些方面有所革新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位玩家所提供的全面系统体验评价,一探究竟。
【MV与界面】
踏入游戏世界,映入眼帘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宣传视频,其风格与CCTV5曾播放的那段阴霾笼罩、电闪雷鸣的科比广告如出一辙。紧接着,我看到了……如同飞翔般的界面!这个新界面看起来总是让人感到压抑,原本充满热血的运动场景竟被硬生生转化成了恐怖电影的背景。
【终极联盟模式】
新增了《终极联盟》这一游戏模式,一探究竟发现它强化了ML系统,引入了众多新设定,比如交易难度提升、工资帽调整、训练效果优化、潜力兑现速度调整、士气与默契影响比例调整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玩家还能够自主设定电脑的交易频率,以及是否接受电脑的交易提议!这功能真是强大到极致!
这种模式与前作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你并非操控单一球队,而是掌握整个联盟的指挥权。若你愿意,甚至可以自主选择并管理全部30支队伍。然而,换个角度来想,一支球队在82场常规赛中,每场比赛若以20分钟计算,那么总共需要投入的时间便是20分钟乘以82场再乘以15场对战,合计达到24600分钟,换算成小时则是410小时。这几乎相当于连续17天不眠不休地比赛,简直让人无法承受!
在审视球员能力方面,我们发现了若干新增的能力值,比如反应敏捷度,以及制造犯规的能力(这或许是为了迎合某支球队的当家球星而新增的)。此外,球员的动作也有所改进,投篮姿势新增了十余种,上篮姿势更是加入了诸如欧文、库里等当红球星的标志性动作。然而,扣篮动作的变化并不显著,这或许是因为扣篮大赛已经将所有创意发挥殆尽。
【交易】
这一代交易的难度简直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我在小牛队仅用菲尔顿和次轮选秀权就换得了木狼队的穆罕默德!若非维金斯的存在,他无疑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他的潜力无可限量。于是,我愤怒地退出了游戏,重新开启联盟,故意提高谈判的难度。最终,在60级时,电脑的匹配才稍微变得靠谱一些。然而,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只需马修斯和无眉大侠就能交换布拉德利和奥利尼克这种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此笔交易迅速为我腾出了近千万的薪资额度,同时我还得到了更具潜力的年轻球员,而且我的实力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实况模式】
比赛已经开始了,其中新增了一个名为“实况”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你将看到十个角色头像围绕着球场追逐一个球。比赛将以直观的方式向你展示,同时下方还会提供实时播报,告诉你你所在球队的相关数据。尽管如此,你仍旧能够以教练的身份指导你的队员,不过他们将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打球。当然,你随时可以进入比赛亲自接管,以防你的球队在第四节之前就出现崩盘的情况。
【键盘】
这一代游戏中的改动颇多,例如背身单打和专注防守的按键被合并,进攻时的盖帽操作转变为头顶传球,而原本的挡拆按键则演变成了击地传球。此外,快捷换人和战术控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可以通过右摇杆来进行调整。经历了一场比赛,感觉很不适应,第一节比赛就遭遇了太阳队发起的8比0的猛烈攻势。在前场,德隆按下了挡拆的按钮,直接将球击地传给了塔克,塔克接球后迅速展开进攻。德隆则在血布和塔克之间进行拦截,紧追不舍,几乎在禁区内挡住了塔克一半的身体。然而,塔克巧妙地施展了新一代的击地传球技巧,德隆试图抢断,却恰好从他的小臂下方穿过,只能眼睁睁看着血布高高跃起,完成了一记精彩的扣篮。不得不说,电脑对新技能的适应远远超于我这个天才
【AI改动】
在进攻的合理性方面,这一代的表现相较于15强有着显著提升。在突破环节,只要具备半个身位的优势,便能迅速发起冲击;反之,力量不足者往往会被对手推搡,导致动作变形,不得不退后一步调整步伐。至于防守投篮,原地防守同样显现出成效,对方上半身微向后仰的姿势一目了然,随之而来的出手距离也会相应缩短,这一细节与现实情况高度契合。三威胁的试探步伐能够创造出充裕的空间,并且,以往右摇杆的突破技巧也不再是那么容易失败的,只要操作时机得当,即便面临对手的防守,你也能顺利完成动作,不会像之前那样举步维艰。然而,盲目冲刺并不可取,若能提前判断防守者的移动方向,那些运球技巧不足的玩家,如果正好挡在身前的球,很可能就会直接失误,甚至无需按下抢断键。如今,不再像过去那样仅靠抢断就能维持生计,因为电脑的防守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它们能够像在现实中一样,将球巧妙地运送到另一侧,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你与球之间。而且,一旦你操作不够小心,电脑便能轻易地超越你,那时你想要追防几乎成为奢望;除非内线球员能够成功延误对手,或者你的防守者具备沃尔韦德那样的出色身体素质,既能迅速追击又能完成盖帽,否则你想要重新逼近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或许会提出,我只需在内线腰部位置进行补位即可,然而这一代的电脑系统智能程度大幅提升,对空位的判断极为准确。在整场比赛中,奈特通过挡拆配合以及我冒然进攻,成功完成了七次急停跳投,让我在内线毫无应对之策。若将内线位置提前,电脑则会运用前文所述的三种传球策略,将球传给那些擅长移动和跑位的内线球员,让他们在篮下轻松完成扣篮。
【篮下进攻】
这一代的篮下终结技巧相较于以往有了显著提升,球员们更倾向于寻找空位而非盲目地硬碰硬对抗防守者。然而,这也使得封盖变得更为容易。我方的小牛队球员大麦基简直就是拉塞尔的化身,他在禁区内简直就是禁飞区。在有队友协助下的突破封盖成功率高达70%以上。三分钟内拿下五次封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战术】
和以前的变化并不多,毕竟现实战术也就那样了。队友偶尔会暴露出一种不太理智的行为,那就是在对方没有足够高大球员拉扯至三分线的情况下,得分后卫却擅自深入低位寻求突破……于是我将球传给了底线的帕森斯,准备进行单打,同时观察队友们复杂多变的跑位和挡拆战术,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最终麦基被拉至三分弧顶,哈里斯则背靠奈特伸手要球……最终因为空间极度紧张,队友们的跑位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最终投出的球未能命中篮筐。我特地查验了一下,看战术是否是自动执行,却意外地发现它已经被切换成了手动模式。面对这一状况,我实在不知该如何着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