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绝杀大队深圳队遭补篮绝杀沦为背景帝令人唏嘘
174 2025-09-08
无意中刷到证监会前高管肖先生谈 A 股三千点的视频,着实让人对 A 股和一些现象有了新思考,其中观点既让人惊讶又引人深思。
A股 三千点之心理目标
肖先生提到领导对 A 股心理目标是 3000 点,且无科学计算,只是心理感受。像今年的市场波动,3000 点常被提及。它是个久经考验的点位,有大数据支撑,市场自身就易停在这。即便跌破,救市也不难,有关部门花点力气就能拉回。
与高点目标的对比
若把心理目标设为 6125 点,那意味着过去几十年证券工作不达标。毕竟历史最高点都还未达此目标,设定这么高,实现难度极大。而 3000 点则不同,它是实际又易达成的目标,是从业者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心理默契。
月薪三千的意义
中金公司报告显示,月收入情况分布广。月收入 0 元有 546 万人,0 到 1000 元有 5.41 亿人等。月薪 3000 能超越全国 80%的人,这让月薪 3000 看似也没那么差。即便工资不算高,但也能让很多人有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
3674 元薪资的说法
3674 元这个数值等于本轮“牛市”最高点。若月薪达此数,就像股市到了高点。虽然这可能有些调侃意味,但也反映出一种有趣的关联。在当下经济环境中,能有这样的月薪也是不少人的追求。
A股 安全边际优势
和西方大国股市长期高涨不同,我们 A 股有出色的安全边际。过去几十年虽没大幅上涨,但也避免了大起大落。例如 2008 年金融危机,西方股市暴跌,而 A 股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这种“心理默契”带来的好处。
风险防范意义
无论是 A 股 3000 点还是月薪 3000 元,都防范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风险。像国足比赛,若期望是不输太难看,结果也能接受。这就如同生活中,不追求过高目标,反而能有稳定的幸福感。
大家说说,这种“心理默契”在其他领域是不是也存在呢?觉得有道理的就点赞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