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会员费疯涨看直播心酸这三款免费TV App你知道吗
52 2025-08-01
小龙虾与啤酒相伴,酒吧内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社交媒体上更是热议不断……然而,这并非台岛上的世界杯盛况。在台岛,世界杯的气氛并未如此热烈,反而显得较为冷清。
俄罗斯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电视难寻直播比赛频道
世界杯赛事如火如荼。在开幕式落幕后的首场对决中,俄罗斯与沙特展开激烈较量,最终以5比0的悬殊比分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当天,身处台岛的大陆朋友们纷纷焦急地操作遥控器,不断切换频道,却始终未能找到直播比赛的频道,于是四处询问,试图找到有直播的电视台。当俄罗斯队进球时,声称拥有直播权的“华视”却仍在解说开幕式的内容,这让大陆朋友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件荒唐事。”
后来,经台岛的朋友告知,我才得知,原来台岛唯一的转播世界杯的电视台“华视”,并未购得小组赛阶段的版权,仅购买了16强赛事的转播权。因此,台岛上的电视台并未播出小组赛的转播,导致在台岛的大陆球迷只能通过网络来观看比赛。
这就是台湾地区举办世界杯的现状,球迷们的热情并不高涨,电视台并未计划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商家们对此也显得不太感兴趣,而在街头巷尾的夜宵快餐店中,也很少能看到庆祝世界杯的标语。甚至有商家担心,播放世界杯赛事可能会导致顾客长时间占据座位,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意。
台岛球迷对足球没热情
究其根本,世界杯在台岛受到冷遇的原因可能是:足球并非台岛民众热衷的运动,当地球迷对足球的热情并不高涨。
人们常说台湾是“足球荒漠”,这并非无的放矢。往昔,台湾在体育领域及其他诸多方面都深受美国文化的熏陶。美国有四大职业体育联盟,分别是橄榄球、棒球、篮球和冰球,足球并未被纳入其中。在台湾,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依次是棒球和篮球。棒球是唯一能让台湾街头人潮涌动的运动,各大体育频道也频繁地对其进行直播,相比之下,足球却鲜有露面,即便是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也不例外。
由于土壤不足,对足球的热爱长期不高,台岛尚未构建起职业联赛的框架,踢球前景不明,导致人才培养出现空白,年轻球员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机会寥寥。
足球爱好者赴大陆圆梦
实际上,台湾岛上聚集了众多足球迷,同时也不乏技艺高超的足球选手,陈柏良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陈柏良,1988年于高雄出生,被誉为“台岛足球职业领军人物”。他早年与众多台岛球员相似,投身于岛内的半职业企业联赛,既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又在电力公司任职,每月收入约为19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
他心中始终怀揣着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愿望,迫切地希望能迎接更为严峻的挑战。2012年,他毅然西行,加入了一支队伍,投身于中甲联赛的竞争,并在首个赛季便稳固地占据了主力席位。2013年,他转投另一支球队。到了2016年,陈柏良作为杭州绿城的一员,在新赛季中超联赛中打入了本土球员的首粒进球。考虑到他出色的表现,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再次与陈柏良续约,合同期限为五年之久,这充分体现了俱乐部对他能力的认可。此外,他还被委以重任,担任了球队的队长一职。
陈柏良觉得,近年来,我国大陆积极推广足球运动,联赛体系完善,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亦颇受好评,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年轻球员对足球的热爱。在接受采访时,他指出,目前台湾地区年轻球员最欠缺的是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若能来大陆踢球,则无需担忧语言问题,这将有利于他们在球场内外更好地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环境。“有梦想就去追求,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陈柏良这样鼓励台湾地区的年轻球员。
近年来,众多来自台岛的篮球健儿纷纷登陆大陆赛场,其中不乏像曾助力北京首钢夺得CBA冠军总决赛MVP的李学林、浙江广厦队的主力球员林志杰这样的杰出代表。展望未来,我们有望在大陆的篮球场上看到更多台湾球员活跃的身影。
本报台岛特约记者 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