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抽签揭晓网友为何吵翻
183 2025-08-02
VAR被介入,多种高科技也被介入,这成为了卡塔尔世界杯的一大话题 (农健/图)
2022年12月1日,前央视知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发布微博表示,VAR毁掉了足球,就如同特效毁掉了电影,本届世界杯冠军已经产生,是VAR(包含半自动越位判罚系统) 。在任何领域中,权力过度集中且不受监督,这无疑是灾难,是滋生腐败与黑幕的温床……或许不用等太久,就在本届世界杯,你便能明白我这样的反对者存在的价值。随后,黄健翔又补发了一条微博,称我们可以接受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裁判)犯错,然而我们不应忍受在一种程序下犯错却不能批评,甚至不知批评谁,这种程序是在高科技装甲武装的绝对公平的挡箭牌背后,依然由人作出决定,存在权力的傲慢 。
观看由VAR提供的视频回放,这已成为足球比赛主裁判的重要手段。 (视觉中国/图)
VAR是视频助理裁判的简称,VAR团队人数根据赛场摄像头数量来定,通常包含1名视频助理裁判和3名助理,还有4名回放专员,他们从现场拍摄的各种角度挑选有用信息 。世界杯赛场上,为避免“暗箱操作”引发争议,视频回放室会安排一名国际足联官员,该官员负责监督视频回放及沟通过程,同时记录室内所有情况,还要找到各个角度的争议画面进行回放,最后将信息传输至球场内的大屏幕以及现场媒体解说席。VAR团队在四种情况下为裁判提供决策辅助,第一种情况是进球和进球前的进攻,第二种情况是点球和点球判罚前的进攻,第三种情况是直接判罚红牌的犯规,第四种情况是当混战中主裁判弄错了犯规球员时,VAR将予以确认和纠正,需要启用VAR时,回放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工作。比赛进行时,主裁判借助光纤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耳麦与VAR团队进行通话。
目前,篮球比赛采用了即时回放系统IRS,排球赛事采用了判断球出界还是压线的鹰眼技术,网球赛事也采用了该技术。足球是单位时间内进球或得分最少的体育项目,与篮球、排球和网球相比。得分的“低效”是足球比赛最具魅力的悖论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足球的观赏性,却增添了比赛的张力、悬念和戏剧色彩。改变比赛局势的一个进球,可能120分钟都难以获得,不过也有可能仅需10秒。正因为这样,足球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世界第一运动。这还意味着,误判漏判对足球比赛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而言更大。
反对者为什么抱怨
面对争议判罚不断涌现的指责,国际足联在2016年开始启用VAR系统。在2016年12月15日,鹿岛鹿角队与国民竞技队进行的世俱杯半决赛中,鹿岛鹿角队以3:0战胜国民竞技队,此役中裁判依据VAR判罚点球,这是足球正式比赛里首次使用VAR系统。在2018年3月16日,国际足联主席、瑞士人因凡蒂诺宣称,VAR会应用于俄罗斯世界杯。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VAR的使用原则是,要最小程度打断比赛,还要最大程度获得收益。即便收到了视频助理裁判的提醒,但是看不看回放,以及是否更改判罚,决定权仍然在场上的黑衣法官主裁手中。
在卡塔尔世界杯D组首轮的小组赛期间,主裁判做出了查看视频回放的手势 (视觉中国/图)
2017年,欧洲一些主流联赛在VAR的使用方面已领先于俄罗斯世界杯,德甲在2017/18赛季引入了VAR技术,意甲也在该赛季引入了VAR技术,经过世界杯的尝试后,西班牙紧接着引入,西甲从2018/19赛季开始使用VAR,英超联赛直到2019/20赛季才开始使用VAR技术。英格兰和欧洲大陆对VAR的态度存在差异,这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应对技术理性时的分歧,英国与欧陆有着不同的思想传统,有着不同的政治传统,有着不同的法学传统,前者的经验主义、保守主义、习惯法,与后者的理性主义、激进主义、大陆法相比,在面对规则变革时,显然要犹疑许多,要审慎许多。有意思的是,黄健翔在足球领域是知名的“英黑”,然而他对于VAR的态度,却在不经意间站到了英国人那一边,而非大陆派这边。
2018年6月16日,在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C组法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里,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由VAR带来的改判出现了。第54分钟时,格列兹曼突入禁区后被铲倒,主裁判没有理会。在视频助理裁判提醒后,主裁判观看了多个角度的视频回放,确认澳大利亚队后卫没有铲到球,于是改判点球,格列兹曼亲自主罚命中。第80分钟时,法国队中场博格巴打进绝杀球,该球经过反弹,从门内弹到了门外,借助门线技术才被算作有效进球。2018年7月15日,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对阵双方是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比赛第35分钟,佩里西奇在角球防守中,于禁区内不慎手球,裁判经VAR视频回看后判罚点球,此次判罚是世界杯决赛首次经VAR判定点球 。
VAR毁了世界杯吗?对于四年前2:4输给法国队的克罗地亚人而言,或许真是这样。2022年12月2日,在卡塔尔世界杯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克罗地亚队主帅达利奇炮轰VAR,他说,通常情况下,自己不会对这些事发表评论,可这次他很生气,因为VAR的使用太随意,一些线想怎么划就怎么划,而这是需要精确到毫米的事 。我对此十分敏感,原因是我们曾因此失去世界杯冠军,并非是实力不够。如今我依旧很恼火。按照VAR当前的运用方式,在2018年的世界杯决赛里,佩里西奇上半场把球挡出底线不应被判点球。
克罗地亚国家队主教练达利奇,出席了在卡塔尔举办的世界杯新闻发布会 。 (视觉中国/图)
12月4日,卡塔尔世界杯进行了第三场1/8决赛,下半场伤停补时阶段,法国球员于帕梅卡诺在禁区内被动手球,也就是球打到了他的手臂,经VAR提醒后,裁判判罚了点球。当时波兰队0:3落后,莱万多夫斯基罚进一球,挽回了一些颜面。因此,达利奇对上届世界杯决赛VAR提出质疑,这并非是对判罚公正性的质疑,更多的是对技术影响了结果不满,且这个结果对己方不利。即便没有VAR,在任何一次足球比赛出现争议判罚时,遭受惩罚的一方都会抱怨,只是抱怨的矛头会指向主裁判本人。
“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
名嘴黄健翔进行了发言,这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大多数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许多VAR的支持者会拿出2010年南非世界杯兰帕德“死”不瞑目的事例作为有力证据 。当年英格兰队与德国队进行1/8决赛,英格兰队射门,球打中横梁并越过德国队门将诺伊尔,然而诺伊尔以极快速度从球门中捞出足球,慢镜头显示皮球明显越过门线,可乌拉圭主裁判拉里昂达判定进球无效,要是这个球有效,英格兰队就能在绝境中扳平比分 。但严重的误判击垮了英格兰人的士气,英格兰人最终以1:4负于德国队,被淘汰出局。“兰帕德冤案”经过电视转播在全世界球迷眼前多次重放,像一记重重的耳光,扇在主裁脸上,也扇在国际足联脸上,世界杯的公正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世界杯历史上出现的争议判罚中,英格兰人总是会参与其中。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时,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进行比赛。下半场第5分钟,英格兰队后卫出现解围失误。皮球被吊向本方守门员希尔顿。身高只有1米65的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向前冲去争顶。他伸手把球打进了球门。因为这个手球动作非常隐蔽。主裁判没有发现。所以判定进球有效。随后,马拉多纳展现出连过五人的惊人表现,创造了神迹,阿根廷队最终以2:1的比分击败了英格兰队。赛后,马拉多纳声称,这个进球一方面是借助了上帝之手,另一方面是依靠马拉多纳的脑袋,他还将赢球看作是在马岛战争中失败的阿根廷人对英国人的最佳报复 。
1986年,在墨西哥举办世界杯,马拉多纳面对英格兰门将,上演了“上帝之手”一幕。 (视觉中国/图)
英格兰人尽管曾几次成为误判的背景,不过却是世界杯争议进球最大的获益者。1966年,在不列颠本土举行的世界杯决赛中,英格兰队与德国队交锋,90分钟内双方打成2:2平。加时赛中,英格兰队前锋赫斯特射出皮球,皮球击中横梁下沿,在门线上弹跳后弹出球门,当值主裁判、瑞士人丁斯特无法判定球是否进了,他去询问苏联边裁巴赫拉莫夫,后者只会讲俄语,丁斯特裁定进球有效,随后,赫斯特再入一球,英格兰队以4:2击败德国队,这也是英格兰队目前唯一一次世界杯夺冠经历。
1966年英格兰举办世界杯决赛,在这场比赛的加时赛里,英格兰队反超比分的进球引发了争议,这一事件成为了一桩悬案 (视觉中国/图)
1996年,牛津大学有两位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人员,打算从科学方面再度剖析三十年前的那个进球疑案。他们收集了比赛里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两段视频,提取了包括禁区线、球门门框线、球场边线等在内的共同图像特征,接着依据图像特征,将两段视频进行匹配,得到了各自视频那条“可能线”的唯一交叉点,以此来估算足球的位置。最后的结论显示,这个球距离完全进入球门至少还差6厘米。
但历史不能假设,历史上的判罚也不能更改,就算当时这个球被判无效,也不能保证英格兰队随后不能取得进球进而取胜。误判引发的争议,和足球戏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相关联。有人讲,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利益受损的球队而言,这就是强盗逻辑。
VAR给足球带来了什么
卡塔尔世界杯的VAR改变了许多判罚结果,越位球的传感器和摄像头辅助改变了许多判罚结果,门线技术改变了许多判罚结果,比赛用球内置的芯片改变了许多判罚结果,这些改变包括阿根廷队对阵沙特队时的多次越位,以及日本队逆转西班牙队时的底线回传。一个明显能看到的结果是,弱队能更多地从其中获得益处,这可能是让VAR支持者最为振奋鼓舞的结果,或许当主裁在判定一个存在争议、模棱两可的局面时,其潜意识里会倾向于去相信强队,然而VAR纠正了这种对强队无意识的偏袒行为。在本届世界杯中,多个小组里弱队把强队搅得狼狈不堪,VAR成为了维护公平的另一只如同上帝之手般的力量 。
在卡塔尔世界杯上,阿根廷队与沙特队对阵,阿根廷队有三粒进球,这三粒进球被半自动越位判罚系统取消了。 (资料图/图)
高科技给进球心切的C罗带来了困扰,在小组赛葡萄牙队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中,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传出一脚球,C罗进行争顶,球越过门将后弹地入网 。本次世界杯用球由阿迪达斯出品,名为Al Rihla,意思是阿拉伯语的“旅程”,其内部有一套堪称黑科技的传感器和芯片,这些传感器和芯片能以每秒500次的频率采集足球的位置、方向、承压和速度等信息。后台数据呈现,布鲁诺传球给C罗的那一刻,球内压力达到了阶段性最高值,此后在球的飞行路线中,以及C罗跃起看似触球的瞬间,足球内部都未产生任何压力数据,直至球落地时才再次出现压力。所以大数据与电脑运算判断,C罗没有触球,此进球只能记在费尔南德斯名下。赛后,一心想与梅西竞争的C罗,对此一直介怀。
经过高科技手段确认,葡萄牙的球星C罗,在对阵乌拉圭队的比赛中,其“头球”被判定为并不存在 。(视觉中国/图)
和黄健翔讲的不一样,VAR并非“过度集中的权力”,而是对主裁判权力的制衡,主裁判是以一己之力掌控比赛的。VAR并不完美,不过它所犯的错误有机会被讨论并改进。当然,由VAR引发的口水战不会停歇,在2021年欧洲杯半决赛中,英格兰队再度处于舆论焦点位置,斯特林于加时赛里在禁区突破时摔倒从而制造了点球,视频回放表明,斯特林存在假摔的嫌疑,然而现场的VAR并没有推翻主裁判的点球判罚。即便VAR降低了误判的发生几率,但是它在何时提醒裁判,以及裁判在多大程度上采纳VAR的建议,这些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
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数据,2018年俄罗斯举办的世界杯,观看人数达到了35.72亿,这一数字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7%,在所有国家中,中国是观众人数最多的。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它是世界第一运动的流动盛宴,然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它却是博彩巨头操控的修罗场。由于博彩业在世界杯背后有着巨大的存在感,所以许多冷门和争议必然会被阴谋论者不断放大 。
也许,黄健翔对VAR开炮,是因为反感后人类主义的技术至上,是因为怀旧人与人电光火石的交会 。这种乡愁,和“灵韵”消散时本雅明的怅然若失相似 。但黄健翔说“VAR毁了足球,犹如特效毁了电影”,明显是因他不懂电影才打错了比方 。电影从诞生开始,就是一门技术化程度很高的艺术,1902年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拍摄了短片《月球旅行记》,这表明没有特效电影就没法让我们做梦,更不用说之后的《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了。就算是艺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女演员从床榻上升起的时候也得动用特效。将特效和电影对立起来,凭借这种对立去想象VAR对足球造成的伤害,这或许恰好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迷思。
电影和特效建立联系,到现在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图片展示的是电影《月球旅行记》(1902年)的剧照。 (资料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