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哈密150MW光热电站建设进展:首面定日镜成功安装,新疆最大储热型塔式光热项目迎来重要节点
项目建设重要节点
12月24日清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东北的戈壁地带,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基地项目迎来了重要时刻。首面定日镜已经成功制造并安装完成。这一成就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项目未来的美好期待。
项目团队对这一成就感到满意,这代表着他们前期辛勤劳动得到了肯定。从项目规划到实地施工,每一步都凝聚了大家的汗水。首次成功安装定日镜,更是鼓舞了团队的士气,他们将以更充沛的活力投身于后续的建设任务中。
项目概况解析
新疆哈密的这个中能建150MW光热电站,是新疆地区最大的储热型塔式光热项目,地位显赫。它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县三塘湖乡的东北部,那里是风沙肆虐的戈壁滩。这片地方,荒漠连绵,戈壁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为电站的建成提供了极佳的自然环境。
该项目的储热时长能达到八个小时。通过科学配置储热式光热新能源发电,可以方便地调整电力供应,降低对大型电网调节的依赖,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更高效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稳定的电能。
吸热塔建设近况
项目地点,那座高达181米的吸热塔的混凝土部分已于12月19日顺利封顶。这标志着工程的重要节点。随后,我们将着手安装吸热器,这些吸热器将被安装在181米的高处,平台高度达到40米。
封顶吸热塔与后续吸热器的正确安装极为关键,它关乎光热转换能否顺利进行。工作人员们对每一步都格外小心,力求确保安装过程万无一失,从而为光热电站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定日镜的布局与作用
吸热塔周围,分布着超过2700根定日镜的钢制支撑柱,这些柱子呈环形排列。在项目中,共有20516面镜子,它们如同忠诚的守卫,将阳光反射到吸热塔上的吸热设备。
太阳光被定日镜反射后,集中照射到吸热器上,导致塔顶的熔盐管道温度升高到565摄氏度。高温熔盐沿着管道流动,进入热罐,在这里完成光热转换,转换出的热量随后进入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利用这些热量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而实现发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定日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聚光任务。
组装车间的准备情况
在光热电站的镜场附近,设立了可胜技术哈密光热项目部的定日镜组装车间。车间内,两条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这一进展预示着项目施工将迎来新的阶段。
张新是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到目前正忙着进行设备调试。春节之后,项目将全面展开,目标是高效且高质量地完成20516面定日镜的组装、生产和交付。他们会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所有定日镜都符合项目要求的标准。
项目各方参与信息
消息透露,光热发电项目牵涉众多参与者。投资方和建设方各自履行职责,力求项目顺利进行。特别是,太阳能光热联盟下属的副理事长单位EPC公司,承担了项目的总承包工作,同时作为聚光集热系统的供应商。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担了厂前区、发电常规岛、吸热塔和储换热系统的安装任务。各参与方紧密配合,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我们对他们未来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就充满期待。
哈密的光热电站建设现场热闹非凡,对于这样电站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作用,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见解。记得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