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钟骁:日建设计执行董事兼总建筑师,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建筑与生态平衡
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能够有机会在投标过程中扮演多个角色,积累丰富的经验实属不易。以参与金茂项目的投标为例,当时日建公司的人员配置使得一个人需要承担多个职务。这既是挑战,也是收获,这样的成长之路让众多建筑从业者心生向往。
金茂竞标时的多角色转变
竞标金茂项目时,日建那边并无中国籍员工。那段时间的经历颇为特别,我既要负责设计,又要管理项目。这不仅让我有了参与统筹和管理的机会,还让我深入了解了项目各环节的工作。每个项目都是一次锻炼,从设计理念的构思到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把控,这些经验对我的职业成长大有裨益。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仍让人难以忘怀。
在这种工作环境中,我逐渐懂得了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项目。设计不再仅仅是独立的图纸绘制,而是与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紧密相连的环节。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建筑从构想到最终建成,其间所涉及到的诸多复杂步骤。
建筑师的长远思考
建筑师这一职业有其独特之处,需在时间维度上深入思考。不能仅限于创意构思,还需琢磨如何将构想转化为实际成果。以大型建筑项目为例,从最初的构想设计到最终建成,往往需耗时数年。在此过程中,必须预见到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筑材料会随时间产生损耗,城市风格也可能随城市发展而变得不再适宜。每一个小细节都关系到最终成果的成败,因此我们需要具备全面和长远的视角。
从设计师到经营决策者的转变
我之所以能成功从设计师过渡到经营决策者,这与我作为建筑师所拥有的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在设计领域积累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我从事经营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角色的转换在建筑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注设计美感已不够,还需关注企业运作和市场收益等,挑战颇多。如何协调设计品质与盈利空间,如何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都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日建设计的企业魅力
日建设计公司颇具魅力,它在运营中持续追求创新,同时重视员工权益。公司内部没有刻板的层级结构,这给了员工更大的自主发挥机会。董事会成员均为建筑师,这样的构成使得企业的决策更加贴近建筑行业的需求。
它不断调整企业架构以适应时代需求,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那些多年维持不变管理模式的企事业不同。这恰恰是我选择留在这里的深层原因。
日建上海的经营探索
日建上海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管理模式,融合了日本的质量管理方法和理念。这种方式既保证了设计的高水平,又避免了国内市场的浮躁氛围。尽管运营得到了总部的支持,但同时也非常注重上海公司的自主经营能力。
针对中国业主的需求,日本设计公司的稳健且节奏较慢的工作方式需作出改变。总部需确立清晰的战略方向,致力于增强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达到世界级水平的作品。
关于TOD的发展理解
TOD的发展势头迅猛,从轨道交通的规划到城市的开发策略,再到构建充满趣味和活力的城市空间,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然而,与人们对日系设计公司的传统印象不同,满足快速变化且需求多元的中国业主,并非易事。
TOD并非仅仅是某种理念或增值手段,它更应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为其注入活力。只有当各种交通方式、城市发展战略与最终目标相协调,才能构建出最理想的模式。未来,我们还需从国际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更多资源,服务于高端客户,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大家是否觉得自己的公司有类似日建设计那样的独到之处或发展模式?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并分享。